猫眼电影 > 风声
风声海报封面图

风声

The Message
惊悚 / 剧情 / 犯罪
2009-09-29中国大陆上映 / 122分钟
看过看过
logo猫眼购票评分
向右箭头
8.9评分人数<200
简介

1940年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与日本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自此,对日抗战进入新的"三国"时期。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势成三足鼎立,各自为政,互为掣肘。汪精卫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同时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1942年10月10日,在汪伪政府举办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仪式上,一名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这件事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军特务机关长武田怀疑这一系列暗杀行动是北平地区共产党领导人 老鬼策划的,希望通过清查彻底破获他的组织。武田调查到负责发送指令的老鬼就潜伏在剿匪司令部内,于是将最有可能接触到电报的五个嫌疑人带到了封闭的裘庄。伪军剿匪大队长 吴志国、伪军剿匪总队司令侍从官 白小年、伪军剿匪司令部译电组组长 李宁玉、伪军剿匪司令部行政收发专员 顾晓梦、伪军剿匪总队军机处处长 金生火。调查的期限只有五天,武田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残忍的酷刑才能找出老鬼。被软禁的五个人为了保全自己,也在处心积虑的观察着周围其余四人,都希望尽快把老鬼揪出来以便自己能够安全地离开裘庄 。

视频全部arrow-right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短评
长评
avatar
《风声》:SM女同大片作为一部类型片,《风声》的确是目前国内电影市场所稀缺的。我不想说这部电影在类型化叙事方面做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但在一片荒芜之中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并且这个第一次并不难看,这就已经值得我们作为观众去期待了。特别是在一片红色的“贺寿档”中,这样一部旗帜鲜明的类型化叙事的影片,就其娱乐性而言,已经是最近最好看的了。 本片是高群书和陈国富联合执导的(很凑巧,这两位导演属于我看过他们所有作品的导演),这种双导演类型即使放在世界电影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美国有龌龊司机兄弟,科恩兄弟,欧洲有达内兄弟,香港有彭氏兄弟,还有一个少见的麦庄组合。 据说本片是高群书导演负责前期拍摄,陈国富导演负责后期剪辑。就目前的成片来说,我觉得《风声》还属于磨合阶段的产物,有一些地方能看出前后期的不同思路。 开场刺杀从叙事角度来说基本是浪费了,对后面的故事没有什么帮助,只是顺拐出一个司令部里有卧底的信息──而这个信息片头字幕就足够交代了。 而这种顺拐的倾向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存在,即使最后揭出老鬼和老枪的谜底,整个故事也都是在顺拐中前行的。作为一部号称的“谍战片”,这种顺拐的故事类型如果不是有大量的酷刑场景和女同戏份在支撑,整个故事张力是支持不了整部电影的。 一部影片的票房,我觉得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期、类型和宣传发行规模。对于影评来说,起码在国内市场上,我越来越坚信一点,影评对票房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它的作用应该是帮助观众完善他的消费体验,拓展和提升他的消费感受。对于观众的消费意愿来说,影评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毕竟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如果不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就无法去体验和延伸这种消费体验──起码在我身边,我还没见到只看影评不看电影的观众。 当然,对于部分观众和影评人来说,看《风声》这种电影也还有另外一种快乐。 我有一个韩国朋友小白在中国留学,专业是导演。作为一个未来的导演,他非常勤奋和认真地学习各种电影。作为一个未来的韩国导演,他也对韩国电影有着狂热的喜爱。有一次,他很兴奋地拿回一张DVD,是韩国导演朴赞郁的影片《老男孩》。当他将碟片放进DVD机的时候,无意中透露自己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我们马上就互相对视了一下,红着眼睛围了过来,热情地要陪他一起观看。 当剧情进行到崔岷植扮演的男主角终于遇到了寿司店的女店员,然后两人发展出一段真挚热烈的感情后,我们几个人也终于等到了最好的时机。为了争抢这个机会,我们最后还是用猜拳的形式决定出了一个人选。 这个哥们笑眯眯地告诉小白同学,“你知道吗?这个女店员是他的女儿!” 小白同学完全抓狂了。从此他再也没有看完过这部电影。 最后,我个人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的是,在国内电影还没有实行分级制的现状下,《风声》这部电影由于剧情需要而出现了许多酷刑场景,因为它们是和剧情发展以及人物塑造紧密结合的,所以这些场景对于完整理解故事非常重要,观众无法完全回避酷刑场面。对于部分观众来说,如果您觉得自己对于这些场景接受起来有困难,最好还是先听听身边看过影片的朋友意见后再做决定。至于说未成年人观众,就希望家长一定要慎重一些,有一些场景我觉得不是未成年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
comment0
avatar
少儿不宜的抓鬼游戏文/梦见乌鸦 首先声明一点,这篇文章绝对没有半点剧透,诸位看官可放心阅读。 从影院出来之后,根据自己对电影的感受,结合现场观众交头接耳对本片的议论,基本上可以断定,在国庆档众多电影中,这部《风声》虽然暂时还无法撼动早已走进千家万户的《建国大业》,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部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悬念片,凭借着其峰回路转的紧张故事和性格迥异的饱满人物,在票房的争夺战中必将能从《建国大业》手中抢占到一部分面积不小的领地。 《风声》取材于著名作家麦家的同名小说,中那扣人心弦的斗智斗勇的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近期火爆的电视剧《潜伏》也培养了这种悬疑题材影视剧的大量fans,再加上本片令人炫目的星光阵容,使《风声》这部电影在天时地利人和下没有理由不大红大紫。实际上,片中的对悬念处理和表现形式上对热衷于悬念和恐怖题材的朋友来说屡见不鲜。5位各怀心事而彼此之间关系又错综复杂的人物同时应邀在一座深院中,其中一个是深藏不露的“老鬼”,这样的情节设施在很多推理悬念题材影视剧中均可寻觅到雏形,比如雷尼哈林的《八面埋伏》、史泰龙的《狙击杀手》等片。但我们注重的不是悬念的表现形式,而是电影中那个为我们留下的谜团,到底谁是老鬼?所以最初片子为我们设下了一个扣儿让我们进入到其中,通过层层的把关和筛选,最终得出谜底,电影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谜团如何一丝丝的剥离,如何在悬念的设置上做到出人意料,怎样把人物刻画的丰富多彩令观众对结果望眼欲穿,最终使人恍然大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部有着俗套情节的悬念片只要完成以上认为,就可以做到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吸引观众,而这部《风声》虽说一切故事发展都就流于表面,但是它的确做得了谍影重重的效果。 由于不便打破电影悬疑气氛,关于剧情向大家隐瞒,在这里先分析一下片中的主要人物。电影对人物的刻画只能说比较本分,不算出色但也圆满。开场便迫不及待的交出了5个人的身份,并通过大量的情节、对话和故事发展把每个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描绘了一个八九不离十。抛开电影的一切意识形态,片中武田可以看做是一个掌控大局的人,而5位则是他手中的困兽。这些人不光性格大相径庭,而且均是各怀鬼胎。最重要的是几人之间裙带关系复杂,像一张大网一般牢牢地把众人变成一根线上的蚂蚱,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好戏就在几人当中展开。电影在这里也给我们出了一道选择题,从一开始,不同的性格特点没有打乱5位在大家心中的平等地位,几人中似乎都有自己无法诉说的秘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直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随着故事的发展,线索若隐若现的飘忽不定,使我们心中的问号慢慢的缩小,直到真相大白时,这个整部电影中留在我们脑海中的问号骤然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叹号!几位主要人物的故事讲完了,而电影留给我们的回味则是悠远而深刻。李宁玉的冷静压抑、顾晓梦的风情心机、吴志国的正邪难辨、武田的阴狠疯狂,众多大牌明星着这一场精彩而又扣人心弦的飚戏为影片增光不少。 除去电影的人物,悬念的设置也是步步为营,丝丝入扣,片中人人都有嫌疑,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细节都能成为解开谜题的钥匙,在电影四平八稳的叙事中,事件发展的由浅入深的环节一直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而最大的亮点可谓对气氛的营造上。片子的节奏把握得很好,从一开始各种突发事件就使我们感受到片中紧张的氛围,随后那冷峻的气息满布在夜间峭壁上的阴森的大楼和呼啸有劲的风声中,大楼内部昏黄的灯光和回声连连的走廊从里到外更是散发着肃杀的格调。这些以往在恐怖片中才会有幸一见的场景出现在了一部谍战片中,可以想象出片中作为噱头的酷刑有多么的令人毛骨悚然。 的确,按照好莱坞电影的分级标准,这部《风声》板上钉钉属于R级电影,绝对少儿不宜。对于俺这个习惯恐怖电影的观众来说片中那些画面也许算不上什么,可以对于大众来说,这样的画面有些令人头皮发麻。回荡在耳边嘶声裂肺的惨叫,血肉模糊的超级大特写镜头,好像让我们觉得在欣赏一部邪典B级片,更不要说片中对女性角色那近乎SM的刑讯了,别看李冰冰全裸出镜,但绝对谈不上香艳而是有些残忍(有些怜香惜玉)。电影所要表现这一切无法为了拉开正反角色之间的距离和渲染扑朔迷离的故事发展,可是片中对华谊群星的轮番虐待也使大众在这部不算凉爽的秋季感到刺骨的寒意。 本片的是台湾导演陈国富(《双瞳》)携手《东京审判》导演高群书共同打造的,陈国富的能力毋庸置疑,但高群书的确有把电影拍成电视剧的本领。《风声》的故事情节是对原著的一次复刻,不需要创新和反复编排,导演要做的就是把书中不易影像化的推理和人物内心描写为大家呈现出来,这是对导演能力的一次考验,好在二位的合作的确另本片在气氛和悬念方面大放异彩,人物描写稍逊风骚。不过片子里的大量快速长镜头的反复出现也有点审美疲劳,甚至跟不上时代。 在这场“抓鬼游戏”的较量中,其实结尾不用想也能猜到,而且最后也免不了一丝说教意味,但是其过程却是异常精彩。别看这部电影在剪辑和叙事结构方面的只能说差强人意,但是电影峰回路转的情节设置和“谁是老鬼”这一谜题的对电影从头到脚的大肆包装,使这部《风声》成为令人大呼过瘾的谍战电影。俗套?不要紧,关键是在观众随着故事的发展,与电影中人物几乎一起进行了一场“互动式”的解谜游戏,能抓住观众的心,片中的“老鬼”也就成了大家心目中引人“瞎想”的关键。对于这样的片子,第一次欣赏会有极高的娱乐性,而第二次观影也会随着“老鬼”的真相大白而使娱乐性大打折扣。
comment0
影片资料
票房
票房详情arrow-right
23,594
累计票房(万)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