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杀戒
杀戒海报封面图

杀戒

Redemption
爱情 / 悬疑
2013-06-09中国大陆上映 / 104分钟
看过看过
logo猫眼购票评分
向右箭头
5.8评分人数<200
简介

生活在小城里的美丽姑娘江月娥刚刚经历过感情失败,却与高大帅气的肖立昆偶然邂逅,二人一见钟情。因为一个突发状况,肖立昆与江月娥闪婚成为夫妻,并生下儿子肖磊。婚后夫妻之间出现了无法弥补的感情裂痕,肖立坤对于娇妻婚后的种种行为疑心重重,而江月娥亦有重大婚前隐情瞒着肖立昆。在确认江月娥出轨后,两人毅然决定离婚,但江月娥不放心儿子继续跟肖立昆在一起,誓死争夺抚养权,肖立昆也毫不让步,决心守住自己的孩子。夫妻为儿子对簿公堂各施手段,江月娥突然在法庭宣称肖磊不是肖立昆的骨肉,要求做DNA亲子鉴定。目睹事件全过程的王晓娟来找肖立昆,道出肖磊出生的真相。精神重创之下,肖立昆回老家取出祖传的杀猪刀。

视频全部arrow-right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短评
长评
avatar
浅谈《杀戒》因为种种原因昨天下午才看的《杀戒》。作为倪妮的第二部电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比较关注倪妮的人,都知道这片子本来就不是冲票房的,就是为了一个口碑或奖项。此片纷争太多,所以看之前也不抱太大的期待,只要倪妮演好就行,所幸倪妮没有让人失望。 《杀戒》采用的是回忆与现实穿插的叙事方式,很多人不喜欢,其实这种方式用好了就会有一种悬疑的感觉,会诱使观众陷入剧情里,这估计就是导演的初衷。结果看过的人都知道,回忆的插入点让人蛋疼,开始还没觉得混乱,随着剧情的深入,画面切换的时候我都会想一下这到底是回忆还是现实。我旁边的妹子直呼看不懂,还好我顽强的用我的不大脑容量坚持了下来。我看完后想了一下,为什么这片会给观众这种混乱的感觉,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实里男主一直在路上,火车上公交上马路上到底要去哪里。除了第一次很明确告知是去老家接孩子,后来我弄不清楚怎么又在车上了,就算是最后雨夜出门,怎么又要刻画一次在公交上坐着,我脑海里留着刘烨形色匆匆的样子。 《杀戒》花了很多的篇幅去追逐男主的忧郁和病态,却不好好解释原因,让原因像火柴棍一样干瘪,试想没有完整的铺垫观众怎么会体会到男主的痛苦。 《杀戒》一开始就打着救赎的旗号,说的就是男主的自我救赎。主旨既然是救赎,意味着全片要为它服务。梳理一下全片故事脉络,首先应该是男女主美丽的邂逅,闪婚生子,出轨,离婚,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抱复,结果放弃。在这样一个故事里进行结尾的救赎以前,必须交代男主的恨。 男主的恨来自哪里? 一、美丽的邂逅闪婚面临的是妻子的鄙视,这种鄙视是致命的,因为男主骨子里的自卑杀猪的。(灰头土脸回去,倪妮怒走) 二、婚后妻子社交频繁并最后出轨。(半夜回家,溜冰) 三、孩子不是自己的。 以上三点《杀戒》都有交代,那为什么还会给观众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就是因为力度不够,这些关键性的推动男主人物性格变幻的场景,居然一闪而过,再加上回忆插入点不对,留给观众的就是莫名其妙。这条故事线对于男主肖立坤是完整的,可是从江月娥的角度支离破碎,勉强拼凑了一个为爱而伤找了个接盘侠而又水性杨花出轨的坏女人形象。 从全片来看,她非常爱前男友甚至愿意生孩子代表着她是一个对感情执着的人,又为何社交频繁以至出轨;她既然如此爱孩子,又为什么不照顾他,这个角色矛盾至极,支离破碎,还不如直接把她设计成一个没心没肺的婊子。 《杀戒》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好的粘合剂,把这些片段串在一起,合理表达一个主题。导演分不清主次,也不会把握影片的节奏,她想表达的东西太多,结果什么也没抓住。观影过程中,好像把这些完美的片段串好,捉急。 最后说说演员,《杀戒》里的演员都不错,高富帅台词出戏外,演员们很好的完成的所在场景的任务。 片子没有吸引力和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一部电影里演员给力,看完后都会留下某些深刻的片段。杀戒我印象深的有两人初次见面,挺有感觉的。回老家两个人吵架。后面倪妮和豆豆医院打胎。停车场抢孩子。游泳池捅人。雨夜杀人。这些都是杀戒里的重要场景,所以说白瞎了一群好演员啊。医院那里豆豆那一耳光给力哇。 最后说一下倪妮。除了开场放马那里用力过猛之外表现的都挺好。和刘烨在一起完全没有被压住。这部片子证明了倪妮还是有潜力的。
comment0
avatar
《杀戒》导演章家瑞维权 揭示行业混乱“喊开始的不一定导演,喊停的才是!”现在才知道这条行规,算是开眼了。在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繁荣的大环境下,似乎电影行业制度却并不那么规范。前日,十六年的“双张”组合分道扬镳,在签约新东家的发布会上,张艺谋一句“结束了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也道出了国内影视圈普遍没有严格的行业制度,用“哥们义气”代替“契约”约束等乱象的存在。这不,电影《杀戒》还没上映,关于这部电影究竟谁是导演的纷争演变成又一场电影圈常见的导演与投资方关于署名权与剪辑权之争。 似乎在中国电影圈里这样的纷争时有发生,之前《肩上蝶》导演张之亮与片方为了最终剪辑权争执不下,最后两败俱伤。《假装情侣》导演刘奋斗与片方也因为署名问题闹得不欢而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与行业发展不规范有关。如果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不正视这一点问题,那么这样的闹剧还会在将来继续发生。 其实,《杀戒》导演之争的风波很简单,合同怎么写就怎么署名付酬;谁是导演,谁是打下手的,剧组工作人员都是证人,请用事实说话。章家瑞导演在发布会上心态平和的摆出合同、工作照、证人等相关有力的物证,似乎是对制片人竹卿的有力回击,其实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更是给电影《杀戒》带来了票房阴影。有网友说这是二位导演演的一出双簧,目的是为电影炒作,请这些网友动动脑子,这二位导演智商能低到这种程度吗?用这样铁定双输的结果来炒作吗?章家瑞导演维权事件,归根结底是电影行业行为合同的不规范做造成的,可见电影行业的规范的合同制度亟待解决。 如果双方在合同里要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项项都写清楚。合同里应注明导演是否有终剪权。制片方站在商业投资的角度,可以对导演提出建议,也可以对电影进行删减,但要说得出道理,不能随便干涉导演的创作自由。在中国,其实电影的监制应该发挥起监制的作业,因为他是一部电影的向导,为导演指明方向,负责编排影片的拍摄计划,控制总预算。在制片人和导演角色权利并不明确的状态下,监制还是沟通两者的桥梁。若能有好监制保驾护航,导演和制片人就不容易出现分歧。 其实,好莱坞制片人掌握最终剪辑权的确很普遍,但对于中国来说,导演更应该拥有最终剪辑权。好莱坞的制片人专业程度有很高的基础,往往是自己有一个创意,想一个项目,之后由导演落实。但在中国,制片人对艺术规律的理解还是难以和导演比肩。 在中国电影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无数怀揣着各种目的的投资人带着他们的热钱资本流入,于是,资本绑架了电影,电影辜负了影迷,倒是越来越多戏外戏愈演愈烈。中国影迷希望好导演能拍出好片,好片的票房能汇报投资人。
comment0
avatar
《杀戒》竹卿章家瑞为何矛盾而“搏杀”文/黄鑫亮 2013年上映的刘烨和倪妮主演的电影《杀戒》,就像是甩入河里的一块大石头,不像其他大石头直接沉入河底,这块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前不久《杀戒》导演竹卿发出的长微博《致章家瑞导演的一封公开信》就是河里再次泛出的浪花,作为河边的人也看到了河中的小鱼吐出的泡泡和大鱼跃出河面,这些都是微博的评论和转发,哪边理亏哪边又得理不饶人,各位看微博的网友评论自能见分晓。 影坛是一个讲究人脉的大场子,可作为电影人的竹卿和章家瑞又为何恼火的不惜撕破脸面甚至摆出“搏杀”的架势。争论的一大焦点是《杀戒》的剪辑权究竟归谁所有,章家瑞虽然获得最终剪辑权,但有一个前提是不能大规模修改剧本,身为总导演的章家瑞要向甲方负责,这恐怕是在讲究契约精神的现实里不用多说的。正如竹卿导演公开信里所说的,“作为出品方,可以聘用你,但当发现你剪辑出的版本水平不堪重用时,也自然有权否决你”。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哪一方的艺术角度该得到肯定,艺术当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辩越不清,可电影作为一门大众艺术,它的艺术角度就应当由观众说了算,能够得到观众口碑的电影就是找准了艺术角度的好电影。真慧影业组织的看片会上,在两个会议室放过两个版本的影片,由两拨观众来打分,平均下来章家瑞的得分是63分,竹卿导演的得分是84分,高下立判,这部片子推向市场,只是更多的观众来强化这样的得分。需要获得市场票房反馈的出品方不可能会把看片会里得分低的影片放进影院。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则,电影行业的规则其实与其他行业没什么不同,谁出资就对谁负责,这是一个导演的职业操守。普通观众可能记得一部影片只会记得导演和男女主演,可实际上一部电影的背后是有着一群人的努力,他们是为了一个目的才能组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那就是电影能得到更多的观众青睐,能拥有屡创新高的票房。而倘若任由导演只手遮天而不顾出品方的投资回报,显然是违背了一位职业导演的基本要求。 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对于电影艺术的把控和理解,这本是能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可具体到一部影片之中,采用什么电影艺术来呈现,就要更多的考虑到如何贴近剧本,如何能使演员的演绎更有张力,如何能让观众领会镜头间的意图。章家瑞导演讲究意识流和生活流,而竹卿导演能更透彻更细腻的分析电影人物的感情,双机拍要比全部扛拍更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不仅能保证演员的表演更加流畅,镜头量也会非常丰富,跳剪的效果也很好看。 每一个导演不同的理解能力一定和与他们过往的资历有关。章家瑞是一位著名的艺术片导演,而竹卿导演拍过许多的电视剧,从拿捏大众的心理和喜好而言,显然竹卿导演比章家瑞导演更有优势,如何的理解电影从起点上就决定了一部商业片的奔跑和冲刺,倘若用过于艺术的角度拍商业片,起步就会被小石子绊倒,之后不要说跑,连走都会踉跄,那其他电影工作人员的付出就会由于角度的偏差而付之东流。 竹卿导演说到《杀戒》电影终极要表达的内容,不杀,就是救赎的主题。竹卿导演是比之电影里的江月娥更忍辱负重的人,他之所以会锲而不舍的选择与章家瑞“搏杀”,亦是因为《杀戒》电影是她的亲生孩子(同时也是其他电影工作人员的孩子),看到孩子被别家的小孩欺负,相信她是大度的看作是小孩之间的游戏,而当自家的孩子被所谓的自家人斥责、打骂、侮辱,竹卿导演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相信,每一个观众心里都会对他们之间的争执有一个公允的评价。
comment0
票房
票房详情arrow-right
137
首周票房(万)
943
累计票房(万)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