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急着吐槽你就输了——《小时代2青木时代》如果你曾经给予《小时代1》无边的恶评,现在一定会后悔当初的耐心不足。因为当《小时代2青木时代》横空出世,你才会发现,两相对比,《折纸时代》简直算得上是令人拍手赞叹的正面典范了。 作为一个曾经看过《小时代》原著的读者而言,早在一个多月前,当看到“2”(请原谅我直接用这个数字来形容本片,因为实在是太过合适)打出“黑暗无边、与你共肩”的标语,大概就已经可以想象出什么情节将占据重头戏的位置。在全书中,“2”所涉及的情节段确实是人物关系和原有结构大破大立的阶段,在影片氛围上足以对前作所描述的学生时代的友情和爱情来一次戏剧冲突十足的反转。很可惜的是,在杂乱的剪辑和不知所云的叙事逻辑下,本片完全沦为了彻头彻尾的摆烂之作。 作为宣传中的噱头和预告片里的爆点所在,顾里的生日宴会其实很有潜质能拍成一个矛盾集中爆发的大场景。四个女人各自心怀鬼胎,涌动的暗流在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里一触即发。如果能够使用多线式叙事,再最终以海纳百川之势,在戏剧张力达到临界点时汇聚到一起,就算拍不出经典黑色幽默剧那种惊艳效果,至少也能成就国产影片中的一个精彩桥段。但郭敬明再一次证明了他令人失望的能力。他对原著素材的无当取舍和对逐步累积的戏剧张力完全失去了调度的能力,却奢望用几个闪回的镜头和对前段故意隐去情节的补叙引爆高潮,只能视为对自身水准没有足够清醒认识的前提下的缘木求鱼。 看完小时代1,我以为郭敬明很懂女人的心理,至少,他(她)们或许拥有相同的性取向。但在“2”里,我发现自己的这种观点或许不太正确。他似乎根本就不明白女人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生气。我不认为看见男友和别的女孩亲吻是一种可以一言不发便赋予原谅的行为,更不认为自己的闺蜜被男友迷奸后更应该被憎恨的是闺蜜而非男人。所有的心路历程交代得不明不白,几句旁白便以为做足了功课,其结果只能是让观众一头雾水,让整个叙事手法显得拙劣而无能。而顾里丧父以及忽然发觉生母另有其人,以及林萧结束了一段从高中开始的感情这种人生中生离死别的大悲大苦,似乎只是给主角们的生活泛起小小的波澜,之后一切照旧,似乎也太过高估他笔下角色钢铁般的神经坚韧度了。 不只如此,全片过多的旁白再一次彰显了郭敬明作为导演的手段匮乏,他试图用杨幂的声音弥补情节过渡中缺失的拼图,却最终让影片成为了加长版的真人表演配乐诗朗诵。如果那些所谓小清新的语句偶尔响起还能让人有种尝鲜的感觉,但大量堆砌就只能愈发彰显本片的先天不足。当然,这种风格的确立与原著小说密不可分,不过谁让郭导本人就是原著作者呢?这份差评,也只能让他一肩扛起了。 华丽到爆的服饰和频繁闪现的奢饰品身影无疑是本片吸引年轻观众的一大亮点,也是被人从价值观取向上大加诟病的症结所在。我并不反对电影中的奢华,但投入了血本的道具(虽然只是租用,但对于三千万的成本而言,价格应该也算相当不菲),除开让某些脑残粉如数家珍和让影评人抨击之外,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就像最后订婚仪式前顾里所穿着的那条被某些人不厚道的称之为“黑带异常”的长裙,除开让电影海报多了一个看似不错的造型外,并没有对剧情冲突和人物塑造起到半点的作用。其实,在小说里大肆描写奢华品牌和高档物品并不是郭敬明的首创,也并不值得从价值观导向的高度予以全盘否东。关键是你是否把这些描写真正变成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只是将它变成一种你对奢侈品行业了解程度的炫耀。诸君若是有意,请参见伊恩.弗莱明的007原著小说,人家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这么干过,而且干得相当不错。 被很多人吐槽的公司收购战,我倒认为是本片中为数不多的能把故事说明白了的片段。虽然郭敬明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商人,但不必奢望他能够编撰出什么有深度的商战情节,在逻辑基本清晰的前提下将故事脉络梳理清楚,让观众一目了然,已经是他的导演功力可以做到的极致,就像我曾经还不吝说过几句好话的《小时代1》。可惜这种最低要求,在本片中也只灵光一现,更多时候都只是在一头雾水和一地鸡血中徘徊。 对于国产影片,特别是新进导演的影片,更特别是跨行的新进导演的影片,千万不要小看它们秀出的水平下限。如果你急着将某片吐槽成“史上最白痴的电影”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烂片”,说不定很快就会发现,你打的是自己的嘴巴。2015-0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