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和他的导演们一眨眼就满屏尽是黄卅帝了,全国人民都能感受的到,黄渤----火了。到处是“中国演员票房号召力黄渤49.35亿总票房登顶”,强迫症患者看着实在难受。小黄,咱努努力,多挣个--0.75,凑个整数多好看。呃,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我读书少,算死早,饶了我吧,我知道那是6500万,多少演员一辈子都累计不起来的。黄渤的很多很多大家都说的太多了,今天就谈谈黄渤和他的导演们吧。
先说句马后炮的话:我早就知道,黄渤一定会火。这个“早知道”不是从《上车,走吧》开始。《上车,走吧》是2000年的电视电影,当年经常看央六的同学应该看过。我的评价是,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黄渤那句纯青岛味儿的“上车,走吧!”非常漂亮!但我的眼光绝对没有超前到2000年就能从电视上判断出到黄渤会火,只是觉得,挺好。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黄渤的观众认知度大大提高,真正展现黄渤光芒四射的演技是2009年的《斗牛》。黄渤凭借《斗牛》里的表演荣获台湾第46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两岸三地各电影节,金马奖含金还是比较高的,黄渤也借此打开了港台市场的知名度。和周星星合作《西游记》在此一笔带过,那里面也是神演技。总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斗牛》和《上车,走吧》有一个共同的导演----管虎。
管虎其人,按百度说法属第六代导演,因为其作品风格不是那么商业,在群众里喜闻乐见的程度并不高。八卦一下,管虎是女演员梁静的老公,如果你不熟悉梁静,那么紫薇格格马伊俐的前任能明白了吧。管虎的风格一向不那么商业,但是为稻粮谋,也拍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电视连续剧有《黑洞》、《冬至》、《七日》、《民工》等;电影有《上车走吧、《杀生》、《厨子、戏子、痞子》等等。其中《民工》和后面三部电影都是黄渤主演。《上车,走吧》和《斗牛》是黄渤电影生涯的起步与关键节点,对于打造黄渤的演技来说,管虎起了太重要的作用。如果你看过《斗牛》里黄渤的表演,你就会明白,目前的系列小人物对于黄渤来说,太轻松。目前为止,管虎是黄渤合作最多的导演,当然合作也产生了很多烂片,比如我不喜欢的《杀生》,《厨子、戏子、痞子》什么的。
文艺界也有学术和商业之分,如果说管虎尚是不那么商业的电影导演,那么黄渤还曾经合作过一个纯文艺范儿的人物------孟京辉。孟京辉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话剧分两种,一种是孟京辉导演的,一种是别人导演的。虽然对话剧圈儿不熟,但孟京辉是话剧界大腕这事儿兄弟还是知道。孟京辉和黄渤的交集就是:2013年,孟京辉把当代文学史上最好的作品《活着》搬上话剧舞台,黄渤主演了里面的富贵,因此还获了个什么什么奖。什么奖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渤借此打通了通向话剧舞台的路。要知道,话剧不是你想演,想演就能演,这是一条多少演员求之不得的进可攻商业,退可守文艺的路线。
接下来,讲讲宁浩吧。目前满天飞的各种访谈和资料,大家可能对宁浩熟的不能再熟了。宁浩的成名史与黄渤的发迹基本是同步的,黄渤之前那些年可以说是积累也可以说是空白,说神马跑歌厅体验下层生活磨炼的演艺经验都洗洗睡吧,全中国跑歌厅的无数,只有一个成了黄渤,没有参照意义。但是,没有宁浩的几部电影就没有今日黄渤的大火,这一点毋庸质疑。宁浩走中成本商业路线,他最大的意义其实是宁团队接捧冯氏集团军。接下来几年可能大家要用:“今年宁浩的贺岁片是什么?”这个问题代替多少年以来:“今年冯小刚贺岁片是什么?”。冯氏电影,曾经陪伴了我们那么久那么多年,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笑与记忆,如今挥别他与葛优就有多伤感。但是,从《疯狂的石头》开始二者电影就已经不由自主地较量了,几年并行下来,拳怕少壮,宁浩、黄渤加徐峥这几位年轻人终于让观众在贺岁档的时候多了一个选择。这对冯小刚也许是个解脱,骨子里,冯小刚是有文艺情结的人,卸下商业计划与票房包袱,如果能够去拍自己更喜欢的非商业片,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至于宁浩的电影,目前来说感觉比较好的是《无人区》,之后其实是一路走低的,特别是《心花路放》太烂了。不过对于导演这个职业来说,宁浩还非常年轻,他还有很长的时间很多的机会去拍更多更好的电影。
今日黄渤已是大腕,如果他愿意,估计哪个导演都愿意用他。不过还是希望他在选择导演和选择电影时更慎重一些。什么《痞子英雄》、《101次求婚》那种奇奇怪怪的电影就少露面。也许接演这些电影有经济的考虑、开拓港台市场的需求或者不同类型的尝试。毕竟每一个巨星都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葩角色。就像前几天复习老电影《代号美洲豹》,发现一向慢条斯理的葛大爷竟然曾经扮演过劫机犯。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这部当年的“动作大片”,里面很多演员会让你不由自主地说,“咦,原来你也在这里”。我复习美洲豹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一个最美丽时间点的巩俐。看到那时的巩俐,你就会同意我的另一个观点:老谋子,是中国最会挑女人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