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道说道《寻龙诀》凭什么俘获粉丝与观众的心同样的题材一年两部往往高下是很明显的,就好像《大力神》和《赫拉克勒斯》,《白宫陷落》与《惊天危机》。而这个魔咒对于同样是改编自小说《鬼吹灯》系列的《九层妖塔》与《寻龙诀》效果更为显著,后者赢得毫无悬念。先是被它势如破竹剑指捉妖的票房增长速度震惊,后是感叹朋友圈中继《大圣归来》后最强的“自来水”营销,你可以说各种影评是对它的“捧杀”,也可以说这口碑是国人看自家孩子漂亮,但是今日观影后的我认为就目前国产商业电影的整体水准来说,任何的赞美都是不为过的。说句实话一年前上高中的我还是那种以进电影院看国产电影为被骗的“纯好莱坞”观影者,而今天我因《寻龙诀》而唾弃这种想法,因为它让我真的感到骄傲。在2015这个以各种“标杆”著称的年份,堂堂正正的年底插上一根“华语标杆”,绝不是完美,但足以让“高科幻”的《陆川妖塔》与“高特效”的《捉水记》无地自容,让以后用烂片秀下限圈钱的导演多少得收敛收敛了。
一时激动,话再说回电影,其实《寻龙诀》对比《九层妖塔》的一个关键决胜点在片名之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像这鬼吹灯这种题材与故事出于审查还是电影制作都是不能原封不动的被搬上大银幕的,所以改编就要找到原著中的一个精髓点进行扩展。在《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九层妖塔”只是一个酱油建筑物,作为魔国的象征与精绝古城没有更加重要的联系,更不要提整个前四部了,与之联系的只有火蝠这样的生物,所以《九层妖塔》变成了怪兽科幻片,不论是在宣发还是电影主题,怪物们成为了影片的主角,特效再好也无济于事。
而《寻龙诀》一针见血,选取了摸金校尉们的传世本领“寻龙诀”。这正是导演乌尔善聪明的地方,广电局不允许盗墓,而《寻龙诀》则是把“盗”藏得深深的,突出了“墓”,既躲避了审查又满足了粉丝与观众,顺利的取到了还原《鬼吹灯》令人神往但又畏惧的地下世界的通行证。除此之外,“寻龙诀”更是将影片的重点引向了胡八一,王凯旋,Shirley杨这三位主要人物。我虽然没有按计划把8本书看完,但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时间一长每一部的故事我会遗忘许多细节,但我记住了这些“摸金校尉”,没有他们的勇敢无畏何来的故事,没有他们的爱恨情谊何来的“鬼吹灯”,所以你会注意到《寻龙诀》即使是一个近乎于原创的“第九本”,但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完完整整的得到了保留,而且人物塑造也作为了影片的重点下足了工夫。反观《九层妖塔》,Shirley杨惨遭毒手分成两人,大金牙奇异消失,王凯旋和胡八一与原著的相似也只有体型,所以才会步上歧途。
首先说道说道人物,尽管一千万个书迷心中有几千万个主角人选,但这个阵容绝对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幻想。陈坤饰演胡八一其实一开始并不太看好,第一是之前对他了解不算太深,第二是胡八一身上通过无数历练出的猛士之气很难被他带出来。可看过之后他的表现却令人印象深刻,造型加分了不少,一头长发和胡须在海报上与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波斯王子”出奇相似,透着一股阳刚之气。同时在片中惊喜的将这种“勇”内敛了起来,胡八一作为小队的灵魂人物总有一种将智谋藏得很深的感觉,对过去阴影的念念不忘产生的自责与对同伴的责任让他承受的比任何一个角色都多,陈坤的表演很好的掌握了这个平衡,没有走向赵又廷忧郁而无能的不归路。除此之外,这个“高低眉小子”把胡八一身上带有的些许痞气也演了出来,可以说是陈坤在演技上的又一次进步。
正所谓“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这个版本之所以表现高还原度并不仅仅因为胡八一。黄渤饰演王凯旋其实一开始的争议是最大的,最直接的是他完全不胖,在外形上与王凯旋严重不符,但看过之后这种违和感骤降。黄渤的演技驾驭了这个人物,他的表演恰恰抓住的是王凯旋的核心。冯粒在《九层妖塔》中饰演的王胖子完全沦为了搞笑担当,而黄渤在气质上与台词上将王凯旋的耿直表现了出来,身手矫健,分金定穴虽然技术不佳但关键时刻会为胡八一两肋插刀,对丁思甜的执念也体现了他有情有义。黄渤在表演上很放得开,不论是搞笑桥段还是情感的爆发都与胡八一形成了对比,一句话,是个爷们儿!影片甚至将他时刻把文革那套言论挂在嘴边的特点保留了下来,他身上的每一点都在激起着我们对于王凯旋这个角色的定位,所以外形自然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再说了,人家到美国就不能减肥吗。
舒淇饰演的Shirley杨与夏雨饰演的大金牙的还原度更是高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舒淇凭借着敏捷的身手与干练的外形获封了“中国版劳拉”的称号,在“巾帼不让须眉”的同时也把Shirley杨强势性格伪装下对胡八一的小女人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论嘴上说着多么不在乎,但却时刻伴其左右。其与胡八一的感情也成为了一条较为主要的线索,在最后二人的关系也终于得到了书迷期盼已久的“升华”,一想到这是霸唱作为编剧顾问开出的官方证明心里还有些小激动呢~!至于夏雨则是完全突破了自我,外形还原度百分之二百,当我第一次看到人物海报上的夏雨,第一反应就是吃惊为什么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他也完全将大金牙的鸡贼贪财与贪生怕死表现了出来,凭借着夸张的表演成功夺得《寻龙诀》喜剧担当,而且一句“铁磁”听着我这北京人心里怪舒服的,还真像是天天游走于潘家园古玩市场的老炮儿,那忽悠人的功力也是相当了得。不过有些地方表演还是稍显用力过猛,浮夸了一些,不过瑕不掩瑜。
刘晓庆饰演了一位“邪教首领”,为了得到彼岸花不择手段。一开始觉得太浮夸,但冷静下来一想也情有可原,首先就是这个角色已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而彼岸花被她认为是她唯一的希望。同时她自知自己根本没有法力却还要为了自己去用一套邪教理论操控那么多人,长时间的高压使得其精神必然处于崩溃边缘。而还有巧合的一点,这个角色的选人简直完美,这点可能因人而异,但每次看到刘晓庆老师那张反自然的脸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这与这个角色正好产生了呼应。(日本小太妹比较出彩,演技最佳是那个蒙古小胖儿应该没争议吧~)
说罢演员,再来说说剧情。《寻龙诀》的故事发生在《鬼吹灯》系列八本书之后,可以看做是霸唱亲自把关的第九本。尽管关于丁思甜那部分在黄皮子坟中可以看到影子,但围绕着彼岸花发生的一切则纯属原创。与《九层妖塔》不顾人物试图强行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不同,《寻龙诀》开场3分钟就将人物关系,世界观等基调定了下来。格局不算太大,但都很好的围绕着“心结”,好处在于这个故事正好丰富了最开始的人物设定。看到有人批评整件事的动机太过于简单粗暴,不够现实,这点我是强烈反对的,因为一句“革命情谊”可以诠释一切。如果你恰好看过《火影忍者》,那我举个例子就会好理解了一些,我们可以把胡八一,王凯旋与丁思甜之间的关系看做作卡卡西,带土与琳。带土一直喜欢着些许爱慕卡卡西的琳,却因为琳的死而感到自责感到愤怒于是引发了忍界大战,就算最后引到了对体制的仇恨但也无法掩盖因情而起的事实,而他原本的性格也和王凯旋一样属于外向型,为了一个“情”字,他付出了一切。尽管没有这般夸张,但丁思甜是为胡八一与王凯旋而丢掉了性命,这成为了他们20年都解不开的心结。
关于这个心结我们也可以看到胡八一与王凯旋的不同。故事一开始就是胡八一的噩梦,丁思甜像梦魇一样让他惊醒,尽管已是20年后的异国他乡,但这个心结从未走远。但他不愿面对这一切,对于丁思甜他选择的是遗忘,金盆洗手多少也与此有关,他不愿再盗墓不愿再回国正是想逃避这一切,可对丁思甜的自责让他始终无法正视自己与Shirley杨之间的关系。而王凯旋的执念更深,即便丁思甜已经离开,即便悲剧没有发生他与丁思甜也只是有缘无分,王凯旋也要找到彼岸花,圆丁思甜一个未了的心愿。那是一个红色的年代,那时的爱情没有如今繁杂的条件与标准,那是理想主义者完美的放逐地,爱情仍然是烈火烧出的红。王凯旋就是这么个“傻子”,同样被噩梦纠缠的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忘记过去对他而言就等于背叛,放下被他视为对丁思甜舍命的侮辱。面对失去的爱情,两人分别走了两种极端,但却殊途同归,你会发现每当影片进行到回忆阶段画面的色彩饱和度都会很高,和在美国时截然相反,这其实就是想表明其实他俩谁都没有放下过去,有丁思甜的那段时间美的甚至有些不真实,这种色调最后一次出现是胡八一在结尾彻底放下后对Shirley杨求婚之时,意图一目了然。
其实胡八一承受的远比王凯旋要痛苦,他感受到的自责也是他人无法比拟的。一开始红卫兵们受到彼岸花的影响尽管阴差阳错,但那个地方确实是胡八一领着他们到达的。之后丁思甜的死对于胡八一更是残忍,几厘米的差距最终阴阳两隔,丁思甜坠入火海的画面也烙在了胡八一的心里。而在那之后他对王凯旋与Shirley杨抱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再也承受不起任何一个同伴的离去了。彼岸花的出现重提往事,王凯旋独自回国探墓,这也让胡八一不得不为了兄弟的安危再一次承受回忆的折磨。彼岸花,说是为了小丁,其实本质上是两人的自我救赎,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挥之不去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心魔。
《寻龙诀》的故事主要分为文革时期和金盆洗手之后俩个时间段,和《九层妖塔》一样,《寻龙诀》没少在表现“文革”上下功夫,最终的效果比《九层妖塔》更为明显,《九层妖塔》中小队一上来就被团灭的差不多了,之后也就是通过场景中的标语和口号来表现,而《寻龙诀》却通过一段“破四旧”反映了文革中人们的精神面貌。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首次提出了“破四旧”的思想,全国性的挖坟掘墓破坏文物古迹史无前例,对中华历史文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害。胡八一插队的地方尽管远在内蒙,但人们同样狂热,试图找到神女墓并毁掉,抱着一本红宝书似乎天下无敌。但与天斗并不是其乐无穷,很快这群“狂徒”遭到了报应。大家都失去了基本的思考能力,疯狂的个人崇拜让这群人在面临未知的危险时成了一群废物,演员们整体的精神面貌确实还原了人类史上极度黑暗的那十年,不是伴着高昂的斗志,而是时刻牵系着死亡,只有对历史抱有一定敬畏的胡八一可以带人找到生路,其中讽刺的味道还是较为明显的。其实对我来讲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九层妖塔》中连长自杀式断后给我的是感动,而《寻龙诀》中看到红卫兵们一个个在惊恐中被吸成干尸,被鬼子僵尸的刺刀刺穿,我获得的是一种愉悦的快感,每一个人都死有余辜,这才是红卫兵应该给我的感觉。
至于电影中的布景我就不用多说了。还是一个还原度的问题,《寻龙诀》对于几个主要场景例如奈何桥等的CG设定图还原度极高。特效都用在了刀刃上而且效果不俗,至少让国产电影真正的拥有了与可与好莱坞一战的现代电影工业水平。(强烈建议看IMAX版,或者4D版的也行,感觉对普通3D都无爱了…)
广电局规定不许有鬼,其实这不是一个需要真正纠结的问题。纵观鬼吹灯整个系列,大多数现象其实也可以用科学解释,奇幻也大多是体现在生物上,它的核心是一个冒险故事。片中日本鬼子僵尸和萨满僵尸都被说成了陨石造成的幻觉,这倒是与精绝古城中的“尸香魔芋”相似,人们其实是看到了幻想开始自相残杀。其中胡八一在抢夺了一把日本僵尸的武器后发现它瞬间灰飞烟灭,这似乎就在说明僵尸其实都是幻觉。但其实也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不过谁会在乎呢,我们不管什么唯物主义解释不解释,能在大银幕上看见“大粽子”乌尔善就没有食言。鬼吹灯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对于中国历史与民间传说的深度应用。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正是用来彰显我国探险电影独特魅力的,就比如当我们胡八一用八卦阵破解迷局时获得的快感是从任何好莱坞电影里感受不到的。
当然《寻龙诀》成功的构建了一个冒险电影应有的框架和外形,这确实开国内之先河,但要走的路仍然很长。完成度虽然高,但在人物感情线上仍不够完美,结尾胡八一打破幻象高潮还可以再用力一些,悬疑部分仍需加强,再例如胡八一破关的手段也可以再多样化一些。至于一些影评人提到的拖沓,我想我在一刷的过程中是无暇顾及的,至少整个故事的节奏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这个故事被不怎么会讲故事的乌尔善讲成这样已经算是份不错的答卷了,而且他也确实抓住了冒险电影通用的一些元素并且充分的运用了起来。你问我为什么要说“一刷”?当然是因为我要去二刷了,《寻龙诀》确实值得二刷,而且我尊敬的是乌尔善他们做电影这种认真的态度,如果不去支持他们,估计烂俗狗血的青春片和不伦不类的综艺骗钱电影会越来越多。你说,这样一部电影凭什么不能俘获无数粉丝与观众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