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8日 | 阮玲玉写给女人的一封信
八十三年前三月八日,阮玲玉于凌晨服药自尽,留下一纸“人言可畏 ”
八十三年后的三月八日前,我们收到了阮玲玉写给中国现代女性的一封“信”
今日提笔,满心欣喜,这一身的欢愉不知何来,恐怕是同为女人的缘故。
幼年的大雨中,父亲抛下我与母亲二人。以后的光阴里,只有我与母亲。
后寄于张家结识了张达民,那年我还小,只记得他看我的眼神不似那么温润,眉眼之间总有一股不羁和踌躇不定。
一日看他上马,满是洒脱,便明白他这辈子是不会结婚的,也不会生孩子。
我曾问过六嫂,生孩子是什么感觉,她对我说,很痛苦。
可是,孩子是女人所毕生追求的。
男人、家庭、孩子。
这些,张达民都给不了我。
后来张家家道中落,张达民依旧过着他的糜烂生活,以至于需要我用演戏的钱养活他。
时隔多年后,他仍旧是那个在生活和感情上不成熟的孩子。
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我也知道我是爱他的。
可是我想要的是家庭,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就算季珊帮我与张达民签订合同同意给他每个月的生活费。
也改变不了他颓废不堪的劣性。
以至于到最后我对他万般无奈。
恨也好,爱也好,逃离他是我唯一能选择的。
但是季珊,他能给我家庭。
坊间传言说季珊将张织云囚禁于家中吸食鸦片,不过传言也只是传言罢了。
季珊一日告诉我让我等他处理张织云和乡下妻子的事。
我没有说话,对他笑了笑。
我期待搬进新家,期待结婚的那一天。
期待和他同处一个屋檐下的日子。
女人就是一个思想单一的生物,哪个男人对自己好,就会跟谁走。
季珊相比张达民更稳重,事业、家庭,一并都能给我。
可在这个年代,季珊他是不想的。
记得很清楚的就是他得知张达民分居后索要生活费一事,季珊给我的回答是应付。
这对他来说是一桩钱的交易。
我于他来说,同样也是一桩生意。
张达民后来诋毁我和季珊的时候,季珊在乎的不是我,而是他的地位和名誉。
他在意的是大家口中那个所谓的“奸夫淫妇”。
如果我是妓女,季珊到底还要不要我。
而蔡楚生也不过是利用我,获得他的名声。
我很想逃避,我知道他不会带我去香港,可我还是问了。
他没有勇气,不敢爱也不敢恨。
后来收到张织云的信,已经晚了。
同居一年,木已成舟。
这份生活是我想要的,我很满意,母亲和小玉都过得很好,季珊待我不薄。
可这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人有时是软弱的,但我们都希望见到坚强的人。
而女人,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保护自己的男人。
季珊:
我不应该成为你和张达民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
过去的张织云,今天的我,明天是谁,我想你是知道的。
所以我很快乐,不恨任何人。
女人渴望成为男人眼中喜欢的女人的样子,但女人应该为自己而活。
最后想告诉你们:
男人或许是女人的救命稻草,但男人不是岛屿,是会沉的。
戊戌年
乙卯月 己亥日
阮玲玉的死是大家一直在评头论足的话题,有人说她是为情而死,也有人说她是受不了社会的舆论压力,以死来澄清自己,无论哪一种,她仍然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常青树,并且《神女》一作创造了中国默片时代的巅峰。
影片的结尾,是黄莺莺的一首《葬心》。张曼玉躺在秦汉的怀里,观众不禁落泪“是贪点儿依赖,贪点儿爱”。伴随着低回凝重并且带有哭腔的声音,回忆起阮玲玉的一生,别有一番新的身心浸润。
这部电影,是属于张曼玉的,属于阮玲玉的,也是属于女性的。
《葬心》 的旋律非常古典美又哀怨,这么多年了再听依旧能瞬间给你拉回那个时代,让你想到美人凄清。
四月一日,我们欢迎您来天桥艺术中心现场聆听这首《葬心》。
回忆阮玲玉的一生。
|饮歌 香港电影音乐会
|演出时间:2018.04.01
|主办单位:繁景文化
|演出单位:中国电影乐团
|演出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评论